设计互联作为综合创新设计聚合力平台,致力于为公众呈现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与不同凡响的文化体验。建筑设计的价值与潜力,是设计互联自创立以来,始终关注的重要议题。我们的开馆展之一“筑·梦”集中展示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槇文彦过去五十年的建筑设计理念与重点项目;我们与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合作,将世界“移动建筑”大师尤纳·弗莱德曼的“街道美术馆”带到文化艺术中心美丽的屋顶花园,邀请本地学生参与共同搭建;在文化艺术中心与女娲滨海公园相接的绿地上,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阿希姆·门格斯与扬·尼普尔思教授用机械臂织造的“研究亭”是我们公共艺术项目中的亮点,广受公众的喜爱。

众建筑被国际知名设计杂志Domus评为“2019世界最佳建筑事务所”之一,并入选国际创新商业杂志FastCompany的“2018世界十大创新建筑公司”榜单,其作品曾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互联自2016年起与社会创新团队众建筑建立联系,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建筑事务所以城市、建筑、产品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方式实现社会影响力。他们是亚洲首家获得B Corp认证的建筑设计机构。本次展览通过30件作品,集中呈现了众建筑十年来的设计实践,及近期在教育空间环境方面的努力与成果,让观众得以体验试错、催化、捣鼓和参与四种创新的工作方法,并邀请专业的儿童教育平台“童筑文化”合作策划“玩学工作站”工作坊,使用众建筑研发的空间学习工具“玩学架”,与孩子们一起设计玩空间。

在建筑设计中“玩” 是一个基础,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我们与现实世界关联的新景象,一种我们在追求技术、物理和数学的现代性时所忽视的关联。
本展览将围绕以下四种工作方式来探讨“ 玩”这个问题:试错,催化,捣鼓和参与。多年来,通过这几个方式的实践,众建筑形成自己的特点,也形成了一个鼓励方法使用者探索、学习、产出和影响的工作模式。
本展览囊括了众建筑(PAO)近十年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他们为了追求更切实有效的社会参与所做的尝试。
通过这些展示的项目、建筑与活动,一个观点渐渐成型:城市是创新学习的环境。城市的空间激发出一个由具有创造力的市民与学习者所构成的凝聚社会,他们持续给自己的社区,给自己也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新的可能。
展览展示了众建筑利用这四种方法设计的项目,介绍它们所面对的问题与我们的对策,也设置了体验上述方法的互动模型,希望参与者能够更为直接深刻地了解这些方法。

“试错”的方法
众建筑利用研发“插件塔”的结构材料系统,开始了一系列快速灵活的预制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客户也可以参与如何快速设计建筑。
为了让参观者可以自己来体验设计制作自己的插件塔。在展览中,众建筑定制了多个磁铁插件塔单元。
“催化”的方法
主要是在教育空间方面,如深圳福强小学改扩建项目,众建筑设计的实施项目,一个内外都有很多开放空间的学校。

学习市是众建筑设想的一个由学习驱动的城市。城市空间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捣鼓"的方法
众研发开发的玩学架(Plugin Learning Loft)是一个创新教育研究计划,旨在探索空间作为一种创新学习工具,推动认知和社会发展的潜力。

“参与”的方法
众建筑利用预制的结构材料,为小樊夫妇设计制作的插件家,让他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小屋。

展览中,我们也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多个彩色的插件家构件,参观者们自己动手拼装一个属于自己的插件家。

通过众建筑与“社会设计·玩着学”,设计互联邀请公众了解、参与到另一种建筑实践,拓展建筑设计的边界,并与我们共同探讨建筑、生活空间与城市设计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