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摄影项目是一个围绕‘水’展开的虚构故事,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人工化以及再自然化这一现象。
水是瑞士这个国家最引以为傲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既是自然风景的一部分,也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和政治资源。瑞士有着‘欧洲水塔’的美称,欧洲6%的淡水资源源自于此。在经历了莱茵河水污染事件后,瑞士开始重视水源污染和水资源利用问题。瑞士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净化水源的国家梦想的驱动下,于上世纪在全境实施了大规模水利工程,重塑了环境和社会结构;发达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深深植根于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塑造了瑞士人与水的日常关系;科学家利用传统和最新技术,持续研究人类活动对不同水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认识到人造水体的负面影响之后,瑞士人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水体再自然化……在瑞士驻留期间实地观察到瑞士社会与水的复杂关系后,我基于历史事实和想象创作了这个项目。项目采用了多种媒介,如照片、声音、视频采访和现有材料,并用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ław Lem)的小说《索拉里斯星》中的文字串联起来。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被智能液体覆盖的行星,并讨论了智慧、记忆以及人与自然界限的本质。” ——陈海舒